溪岸博士讲坛·纪要 | 元初赵孟頫、汤垕的“复古”思想与“写意”观念

发布者:msxy发布时间:2023-04-20浏览次数:494

20221118日晚,江西师范大学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溪岸名师讲堂有幸邀请到中央民族大学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赵盼超副教授来做讲座。赵盼超老师长期从事中国绘画史研究,尤其在元代绘画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赵盼超老师2014年出版的专著《元代画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赵老师最新的理解。讲座由美院王燕教授主持,以线上的方式与美院师生进行了细致而深入地交流。


本次讲座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赵孟頫“古意”说
       
二、赵孟頫的“书画本来同/书画同源”论
       
三、写意理论的确立

        四、结语

        五、提问环节


一、赵孟頫“古意”说

赵孟頫曾在一段画跋中提到:“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意思就是说作画要有古意,没有古意画得再好也不行,而我的画似乎简率,但能欣赏我作品的人就知道我的作品是近古的,从“故以为佳”就可以看出他是倡古的,那他推崇的是什么时候的古人呢?他在另外的记载中写道:“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从中可以看出他提倡的“古意”是唐朝时期。


1.“古意”=“晋唐风格”吗?

对于古意的解读,很多学者把目光聚焦到晋唐时期。但在赵孟頫的《人骑图》中有这样一段提拔:“画固难,识画尤难。吾好画马,故颇尽其能事。若此图,自谓不愧唐人。事有识者,许渠具眼。大德已亥,子昂重题。”意思是,画画很难,想懂画更难,我喜欢画马,画得也能尽其妙。如这件画,自谓不愧于唐人。如果赵孟頫是如此推崇唐人,那他又为何说“自谓不愧唐人”呢?从画史角度看,汤垕在《画鉴》中说六朝至唐代王维等画家的作品“深得古意”,即深得古人意味/情趣,那么,这个“古”自然不是指晋唐。从书史角度看,赵孟頫说王羲之“变为新体”,兰亭序是“新体之祖”,那么这个“古”不是魏晋,而是魏晋以前的某个时期。从以上两个角度可以看出古意之“古”并不是晋唐。


2. 古意之古的追寻

结合赵孟頫的阁帖我们可以梳理这样一个历史发展序列:“远古:书契→中古、周代:书有六义→秦汉:汉承秦弊、舍繁趋简→东汉末:蔡邕复古→魏晋:右军“始变为新体”,兰亭序是“新体之祖”。那远古是不是最早的文字创始时代呢?从《尚书•序》、《周易•系辞下》和《汉书•艺文志》里可以得到结论,古者—远古—上古:伏羲氏,画八卦,造书契。


3.复古维新:“古意”与“新意”

汤垕说王维“深造古意”,五代荆、关又“别出新意”。赵孟頫说魏晋书至右军始变为新体,兰亭者,新体之祖也。然书家不学兰亭,复何所学?从二人品评观可以看出,古意和新意不是矛盾的,正因为深得古意,才能出新意,所以说他们的观点是“复古维新”的。我们阅读赵、汤二人的文本,不仅要看到这个“古”字,还要从文本中读出"新”字,这个“新”是暗含在里边的。美国做中国艺术史研究的陶幽庭教授出版了一本书《文本的呈现:论十七世纪绘画理论的批评中的原创性》,他认为:“十七世纪的绘画批评把原则性的奇确立为一种价值观,把打破规则作为在艺术上获得原创性奇的一种方式。”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理论不完全是继承,也有创新,赵孟頫的复古不是一种僵硬的复古,而是带有批判性的一种认识。


二、赵孟頫的“书画本来同/书画同源”论
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这幅作品卷后的题跋中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首诗实际上就是赵孟頫对这幅作品的创作体会,他强调了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体现在创作中,就是强调笔法的运用,应该以书入画,注重笔墨的表现力。


1.“书画同源”的第一层含义:“同根、同体”
书法与绘画乃是“同根生”。这里的“根”有两个,一个是从历史渊源来看,

书法与绘画在以前“同体而未分”;一个是从创作来源来看,书法与绘画皆“发之于心”,乃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达。书画之“同体”,当文字与绘画一旦与作者的内在感情联系起来,就必然因创作个体差异性导致表面意象差别,也就是所谓的个人风格。同时,创作者个体的内在感情不是单一、稳定的,是喜怒哀乐变化无常,因此在不同情绪下创作的书画作品必然存在差别,也就形成了画面不同的意象。这样一来,文字因具有了风格特征与绘画一样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变成了书法艺术,并因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而与绘画产生了联系。
       “
书画同源”第一层含义用一句话来总结,即文字与图画皆得之于“形”故“同根”;书法与绘画皆得之于“心”故“同体”。


2.“书画同源"第二层含义:具有相同审美意象

书法与绘画具有相同的审美意象,即评价绘画的标准也可以用于评价书法。对于绘画而言,所用的工具毛笔与书法相同,在绘画过程中,如果是真实描摹自然物象,那么毛笔勾勒的线条只是作为一种表现形体轮廓的存在,笔法没有强弱、粗细、缓急的变化,也就不需要承载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一旦毛笔的特性得以发挥,人的主观情感得以凝聚,那么风格便产生了。从书画发展的历史来看,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被人们所欣赏,培养了人们对抽象的线条及笔墨的审美认识,这种认识被借用到了绘画中去,从而推动了写意性绘画的发展。或者说,正是由于书法艺术的诞生,写意画的产生才成为可能。


3.小结
把赵孟頫的“古意”说与“书画本来同”的观点结合起来看,其思想从内在

理论根源上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绘画艺术表达自我情感的真切认识。所谓“古意”不同于对古代书画的简单模仿,而是吸收了汉唐以前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然后赋予新的内涵。在吸收基础上,结合书法的笔法与墨法进行创造,从而使书画艺术呈现出写意的特征。


4.汤垕《画鉴》观点对赵孟頫的应和

汤垕字君载,丹阳人,是元代初期活跃于江浙一带的著名收藏家,与赵孟頫有密切的交往。其所著《画鉴》从鉴赏的角度出发,对自吴至元的120多位画家进行了论述。在此书中,他强调了画家人品及气质对作品艺术水平的重要作用,以有“古意”、“高古”、“不求形似”、“以意写之”作为画面优劣的标准。在评价唐代韩幹的作品时就引用赵孟頫的话说道:“唐人善画马者甚众,而曹()()为最,盖其命意高古不求形似所以出众公之右耳。”同时,贬低了宋宗室赵伯驹(千里)的山水,说其山水“妩媚无古意”。可见作者倡导赵孟頫提出的“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的观点。在汤垕的《画鉴》中强调了绘画的“书写”特性,体现了赵孟頫“书画同源”的理论。


三、写意理论的确立

汤垕在其所著《画鉴》中,强调了“写意”这一概念,比如评价宋代画家苏轼的墨花时说:“大抵写意不求形似”;花光长老“以墨笔作梅花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正所谓写意者也”;“盖花卉之至清,画者当以意写之,初不在形似耳”。如果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第一,汤垕有选择地把“写意"这个概念用在了宋以降的部分画家身上,他对于“写意”,有自己的品评标准;第二,在提到“写意”这个概念时,汤垕往往伴随作者对“形似”的评价,也就是说,作者刻意强调了“写意”与“形似”的对立性,比如说“写意不求形似”“以意写之,初不在形似”等等。


四、结语
元代的文人写意画家强调通过艺术自由地表达情感。他们发现书法笔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在绘画中表现情感,同时也发现在画面上题诗可以把还没有充分表达出来的情感表现得更充分。由此确立了文人写意画的绘画准则和特征。所以说,强调主观情感表达的文人画虽然是在宋代兴起,但真正作为成熟的文人写意画思想观念、艺术形式则是在元代形成的。这离不开元初赵孟頫、汤垕等文人的努力。元代的文人写意理论在实践方面、理论方面都臻于成熟,影响了后来的绘画走向。至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写实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画家们开始反思并且开始借助写实主义改革中国画,进而形成了20世纪中国最大的写实性绘画潮流。


五、提问环节:

 1.赵孟頫在《人骑图》提到自己画的和唐人一样好,但是他的画风明显是和唐人不一样的,今天听完您的见解,我觉得他创作中的“马”其实不是在追求唐代或宋代的“实”,而是在追求“意”,这让我对赵孟頫的作品有了一个新的理解,他没有和宋、唐人一样那么强调“形”,而是有一股“拙味”在里面,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答:是的,赵孟頫说他作画感觉很简率,但真正懂画的人就知道简率是近古的,比如说《马踏飞燕》感觉很简化,将我们的传统文化符号化,才能近古。


 2.最近在研究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我在搜资料的时候有看到黄公望在赵孟頫的行书《千字文》中有一首七言绝句的题跋,想问一下赵孟頫对黄公望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赵孟頫可以说是元代画坛的领袖,他对于整个元代的文人写意画影响很大,对黄公望的影响也很大,他的核心观点是强调“意”,然后强调书法。有时候我们会把一些问题表面化,好像他在强调笔墨,但实际上他不是在强调笔墨,因为笔墨本身就包含“意”,所以他强调的不是外在的笔墨,而是内在的“意”。我们可能在画写意画的时候不会考虑自己的情绪情感,但是他们在创作的时候可能很重视本人的“意”,所以我觉得还是影响很大的。


 3.以前看到一篇文章,说汤垕和夏文彦他们两个人将写意从美学角度提出来,首次提出写意美学的概念,标志着元代对写意精神的认知,达到一个对知觉的理论水平,那赵孟頫是不是也是概念提出的人之一?

答:我觉得这个说话不正确。因为汤垕是元初的,夏文彦是元末的,夏文彦的理论里面没有他自己创新的观点,夏文彦的书相当于是把前人的观点汇编起来,他的创新性看法不多。而赵孟頫没有特别强调写意,他是强调“意”和书法,并不是特别系统。是汤垕从创作观念、品评、画史的角度,把120位前人画家的绘画运用到品评里面去,所以他是系统的,我觉得应该是汤垕提出、强化了写意,并且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4.前面有提到了“朴拙”二字,而且刚刚提到了三个古的划分,那赵孟頫是直追老庄吗?

答:到了元朝,特别像赵孟頫,甚至不仅仅指元朝,从宋朝开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有合流了,比如说苏轼、黄庭坚,或者米芾,他们可能也信佛,信道,或者信儒。所以我认为赵孟頫的思想里面这些都有,当然也是有老庄的,但他不完全是追老庄,中国传统的文人,特别是学问到一定程度以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汇贯通,而且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交叉性,不希望分的那么清楚,还有一个是动态性,没有特别固定。


 5.赵孟頫的《人骑图》还有《红衣罗汉图》都是着色的,《竹石图》是水墨的,还有书法,这三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艺术形式怎么用“古意”来进行解读?

答:首先我认为现在存在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实际上我们对于以前的研究还是要注重和实践的结合。我们来看现在遗留的赵孟頫的作品画集和书集,赵孟頫强调的是精神,一定要注重精神上的继承,不是说非要具体的,有点像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自己去感受。说到古意,和书画同源不完全是两个问题,“古”也包括书画一体,也就是书中要有画,画中要有书,这就可以称为古意。用中国画的角度来讲,就是笔法墨法,不能追求表现上的一种视觉化的东西,而是要注重内在的精神。